第865章 博士点的提醒-《重生留校躺平,我真不想再卷啊!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李院长这会儿是缓缓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用这么着急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是外籍院士提名,那就只是外籍而已,除非你主动入籍,不然区别不大。”

    江皓的态度让李院长还是挺满意的,跟他预想的一样。

    自己作为院长带出的学生,在爱国和立场这一块上还是很站得住的。

    有些人出国入籍是为了学有所成未来更好的报效祖国,有些人则是在国内发展不顺,大环境不适应,比较失望,还有些人可能就是觉得“国外的月亮比较圆”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没法跟如今的江皓比。

    全国首富,互联网新贵,松师大教授离开国内的话影响就太大了。

    而且大家能得到的答案只会是觉得国内不行。

    这也是李院长开始找江皓谈时觉得麻烦的原因。

    江皓个人的选择才是这外籍院士评选的麻烦与否根源。

    “我昨天跟你们松工大的邹院长也联系过了,问过他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“他最近挺忙的,好像正在报备院士评选的审核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对你的事,他是表示赞同支持的,觉得你可以接下这个名头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李院长是不由的笑着感慨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的这位大导还真挺厉害的,没准今年我能听到你们俩一起评上院士的消息呢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也可能你要比你这位大导更早一步。”

    江皓倒是没想到已经到了邹教授参评院士的时候。

    这事他其实早就有预料,前几年邹教授就一直有在努力搞国家级项目科研,为了这事在拼。

    只不过正式的走程序是一直等着,没想到今年总算是开始报备评选。

    像这种院士评选,国内大部分第一次都是陪跑。

    邹教授在院士评选中,年龄可以算是最小的那一撮,怕是更不例外。

    要是江皓接受邮件的话,还真要比邹教授更早一步评上院士。

    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,从未接受过米国背景教育的江皓,一路几乎水上来的博士。

    却在米国国家工程院被认可,以结果论为主导。

    充分认可他几篇大数据的论文在实践中的准确性,毕竟海鲸科技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    不少国外大公司的首席工程师等等,其实都会受到院士邀请,不像国内院士头衔十分纯粹,几乎就在高校与研究院中打转。
    第(1/3)页